include 動作用于把另外一個文件的輸出內容插入當前 JSP 頁面的輸出內容中,這種在 JSP 頁面執行時引入的方式稱為動態引入,這樣,主頁面程序與被包含文件是彼此獨立的,互不影響。被包含的文件可以是一個動態文件(JSP 文件),也可以是一個靜態文件(如文本文件)。
其語法格式如下:
<jsp:include page="relativeURL | <%=expressicry%>" />
說明:page 屬性指定了被包含文件的路徑,其值可以是一個代表相對路徑的表達式。當路徑以“/”開頭時,將在當前應用程序的根目錄下查找文件;如果是以文件名或文件夾名開頭,將在當前頁面的目錄下查找文件。書寫此動作標記時,“jsp”和“:”以及“include”三者之間不要有空格,否則會出錯。
include 動作對包含的動態文件和靜態文件的處理方式是不同的。
如果包含的是一個靜態文件,被包含文件的內容將直接嵌入 JSP 文件中存放 動作的位置,而且當靜態文件改變時,必須將 JSP 文件重新保存(重新轉譯),然后才能訪問變化了的文件。
如果包含的是一個動態文件,則由 Web 服務器負責執行,把執行后的結果傳回包含它的 JSP 頁面中,若動態文件被修改,則重新運行 JSP 文件時就會同步發生變化。
【例1】在 JSP 文件中使用 <jsp:include> 動作包含靜態文件。
① 創建靜態文件 staFile.txt,輸入以下代碼:
<font color="blue" size="3">
<br>這是靜態文件staFile.txt的內容!
</font>
② 創建主頁面文件 2-20.jsp,具體代碼如下:
<%@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
<html>
<body>
使用<jsp:include>動作標記將靜態文件包含到JSP文件中!
</hr>
<jsp:include page="staFile.txt" />
</body>
</html>
③運行 2-20.jsp,運行結果如圖 1 所示。
圖1 使用動作標記包含靜態文件
要注意,<jsp:indude>動作與前面講解的 include 指令作用類似,現將它們之間的差異總結如下。
1. 屬性不同
include 指令通過 file 屬性來指定被包含的頁面,該屬性不支持任何表達式。如果在 file 屬性值中應用了 JSP 表達式,會拋出異常。例如下面的代碼:
<% String fpath="top.jsp"; %>
<%@ include file="<%=fpath%>" %>
該用法將會拋出如下異常:
File "/<%=fpath%>" not fount
<jsp:include>動作是通過 page 屬性來指定被包含頁面的,該屬性支持 JSP 表達式。
2. 處理方式不同
使用 include 指令包含文件時,被包含文件的內容會原封不動地插入到包含頁中使用該指令的位置,然后 JSP 編譯器再對這個合成的文件進行翻譯,所以最終編譯后的文件只有一個。
而使用<jsp:include>動作包含文件時,只有當該標記被執行時,程序才會將請求轉發到(注意是轉發,而不是請求重定向)被包含的頁面,再將其執行結果輸出到瀏覽器中,然后重新返回到包含頁來繼續執行后面的代碼。因為服務器執行的是兩個文件,所以 JSP 編器將對這兩個文件分別進行編譯。
3. 包含方式不同
include 指令的包含過程為靜態包含,因為在使用 include 指令包含文件時,服務器最終執行的是將兩個文件合成后由 JSP 編譯器編譯成的一個 Class 文件,所以被包含文件的內容應是固定不變的,若改變了被包含的文件,則主文件的代碼就發生了改變,因此服務器會重新編譯主文件。
<jsp:include>動作的包含過程為動態包含,通常用來包含那些經常需要改動的文件。
因為服務器執行的是兩個文件,被包含文件的改動不會影響主文件,因此服務器不會對主文件重新編譯,而只須重新編譯被包含的文件即可。并且對被包含文件的編譯是在執行時才進行的,也就是說,只有當<jsp:include>動作被執行時,使用該標記包含的目標文件才會被編譯,否則,被包含的文件不會被編譯。
4. 對被包含文件的約定不同
使用 include 指令包含文件時,因為 JSP 編譯器是對主文件和被包含文件進行合成后再翻譯,所以對被包含文件有約定。例如,被包含的文件中不能使用 <html></html>、<body></body>標記;被包含文件要避免變量和方法在命名上與主文件沖突的問題。
提示:
如果在 JSP 頁面中需要顯示大量的文本文字,可以將文字寫入靜態文件中(如記事本),然后通過 include 指令或動作標記包含進來,以提高代碼的可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