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0-10-10 16:02:58 來源:動力節點 瀏覽2448次
HashMap的底層實現原理
HashMap底層實現采用的是哈希表,一種非常重要的數據結構
哈希表的基本結構是:數組+鏈表
數組的特點:占用空間連續,尋址容易,查詢速度快.但是,增加和刪除的效率非常低
鏈表的特點:占用空間不連續,尋址困難,查詢速度慢.但是,增加和刪除的效率非常高
HashMap源碼兩個核心內容:Entry[]table就是HashMap的核心數組結構,也稱之為位桶數組;Entry對象是一個單向鏈表的結構,里面存儲了四個重要的屬性hash,key,value,next
如下圖:
HashMap存儲數據的過程put(key,value)如下:
步驟如下:
1、獲得key對象的hashcode–首先調用key對象的hashcode()方法,獲得hashcode.
2、根據hashcode計算出hash值(要求在[0,數組長度-1]區間),hashcode是一個整數,需要將它轉化為[0,數組長度-1]的范圍,要求轉化后的hash值盡量均勻地分布在[0,數組長度-1]這個區間,減少"hash沖突".
一種極端簡單和低下的算法:
hash值=hashcode/hashcode;
也就是說,hash值總是1,意味著鍵值對對象會存儲到數組索引1位置,這樣就形成一個非常長的鏈表,相當于每存儲一個對象都會發生"hash沖突",HashMap也退化為一個"鏈表".
一種簡單和常用的算法是(相除取余算法):
hash值=hashcode%數組長度
這種算法可以讓hash值均勻的分布在[0,數組長度-1]的區間,早期的HashTable就是采用這種算法。但是,這種算法由于使用了"除法",效率低下。JDK后來改進了算法,首先約定數組長度必須為2的整數冪,這樣采用位運算即可實現取余的效果:hash值=hashcode&(數組長度-1)
/**
?*?測試hash算法
?*/public?class?TestHash?{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int?hashcode?=?1111;
int?length?=?16;//length為2的整數冪,則hashcode&(length-1)相當于hashcode%length
myhash(hashcode,?length);
}
public?static?void?myhash(int?hashcode,int?length){
//取余
System.out.println(hashcode%length);
//length為2的整數冪情況下,和取余的值一樣
System.out.println(hashcode&(length-1));
}}
3、生成Entry對象
一個Entry對象包含四個部分,key對象、value對象、hash值、指向下一個Entry對象的引用,現在算出了hash值,下一個Entry對象的引用為null。
4、將Entry對象放到table數組中
如果本Entry對象對應的數組索引位置還沒有放Entry對象,則直接將Entry對象存儲進數組,如果對應索引位置已經有Entry對象,則將已有Entry對象的next指向本Entry對象,形成鏈表。
動力節點HashMap底層實現原理視頻教程,快速掌握HashMap技術,強化自身技能:
課程學習目錄
1.HashMap底層數據結構分析
2.JDK1.7中的HashMap底層實現分析
3.JDK1.8中的HashMap底層實現分析
4.HashMap的put操作源碼分析(上)
5.HashMap的put操作源碼分析(下)
6.HashMap的get操作源碼分析
7.HashMap常見面試題分析
8.HashMap底層實現原理總結與展望
以上就是對“Java架構師入門培訓視頻之HashMap”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還想學習更多關于Java的課程,可以關注動力節點官網Java視頻教程,免費下載學習。
0基礎 0學費 15天面授
有基礎 直達就業
業余時間 高薪轉行
工作1~3年,加薪神器
工作3~5年,晉升架構
提交申請后,顧問老師會電話與您溝通安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