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0-01-13 16:30:32 來源:動力節點 瀏覽3772次
Java程序是怎么執行的?
我們日常的工作中都使用開發工具(IntelliJ IDEA 或 Eclipse 等)可以很方便的調試程序,或者是通過打包工具把項目打包成 jar 包或者 war 包,放入 Tomcat 等 Web 容器中就可以正常運行了,但你有沒有想過 Java 程序內部是如何執行的?其實不論是在開發工具中運行還是在 Tomcat 中運行,Java 程序的執行流程基本都是相同的,它的執行流程如下:
先把 Java 代碼編譯成字節碼,也就是把 .java 類型的文件編譯成 .class 類型的文件。這個過程的大致執行流程:Java 源代碼 -> 詞法分析器 -> 語法分析器 -> 語義分析器 -> 字符碼生成器 -> 最終生成字節碼,其中任何一個節點執行失敗就會造成編譯失敗;
把 class 文件放置到 Java 虛擬機,這個虛擬機通常指的是 Oracle 官方自帶的 Hotspot JVM;
Java 虛擬機使用類加載器(Class Loader)裝載 class 文件;
類加載完成之后,會進行字節碼效驗,字節碼效驗通過之后 JVM 解釋器會把字節碼翻譯成機器碼交由操作系統執行。但不是所有代碼都是解釋執行的,JVM 對此做了優化,比如,以 Hotspot 虛擬機來說,它本身提供了 JIT(Just In Time)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動態編譯器,它能夠在運行時將熱點代碼編譯為機器碼,這個時候字節碼就變成了編譯執行。
Java 程序執行流程圖如下:
Java 虛擬機是如何判定熱點代碼的?
Java 虛擬機判定熱點代碼的方式有兩種:
基于采樣的熱點判定:主要是虛擬機會周期性的檢查各個線程的棧頂,若某個或某些方法經常出現在棧頂,那這個方法就是“熱點方法”。這種判定方式的優點是實現簡單;缺點是很難精確一個方法的熱度,容易受到線程阻塞或外界因素的影響。
基于計數器的熱點判定:主要就是虛擬機給每一個方法甚至代碼塊建立了一個計數器,統計方法的執行次數,超過一定的閥值則標記為此方法為熱點方法。
Hotspot 虛擬機使用的基于計數器的熱點探測方法。它使用了兩類計數器:方法調用計數器和回邊計數器,當到達一定的閥值是就會觸發 JIT 編譯。
方法調用計數器:在 client 模式下的閥值是 1500 次,Server 是 10000 次,可以通過虛擬機參數:-XX:CompileThreshold=N 對其進行設置。但是JVM還存在熱度衰減,時間段內調用方法的次數較少,計數器就減小。回邊計數器:主要統計的是方法中循環體代碼執行的次數。
有哪些方法可以解決哈希沖突?
答:哈希沖突的常用解決方案有以下 4 種:
開放定址法:當關鍵字的哈希地址 p=H(key)出現沖突時,以 p 為基礎,產生另一個哈希地址 p1,如果 p1 仍然沖突,再以 p 為基礎,產生另一個哈希地址 p2,循環此過程直到找出一個不沖突的哈希地址,將相應元素存入其中;
再哈希法:這種方法是同時構造多個不同的哈希函數,當哈希地址 Hi=RH1(key)發生沖突時,再計算 Hi=RH2(key),循環此過程直到找到一個不沖突的哈希地址,這種方法唯一的缺點就是增加了計算時間;
鏈地址法:這種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將所有哈希地址為 i 的元素構成一個稱為同義詞鏈的單鏈表,并將單鏈表的頭指針存在哈希表的第 i 個單元中,因而查找、插入和刪除主要在同義詞鏈中進行。鏈地址法適用于經常進行插入和刪除的情況;
建立公共溢出區:將哈希表分為基本表和溢出表兩部分,凡是和基本表發生沖突的元素,一律填入溢出表。
JVM 內存布局是怎樣的?
答:不同虛擬機實現可能略微有所不同,但都會遵從 Java 虛擬機規范,Java 8 虛擬機規范規定,Java 虛擬機所管理的內存將會包括以下幾個區域:
程序計數器(Program Counter Register)
Java 虛擬機棧(Java Virtual Machine Stacks)
本地方法棧(Native Method Stack)
Java 堆(Java Heap)
方法區(Methed Area)
以上就是動力節點Java培訓機構小編介紹的“攜程經典Java面試題目”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有疑問,請在線咨詢,有專業老師隨時為你服務。
相關推薦
0基礎 0學費 15天面授
有基礎 直達就業
業余時間 高薪轉行
工作1~3年,加薪神器
工作3~5年,晉升架構
提交申請后,顧問老師會電話與您溝通安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