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12-19 14:31:50 來源:動力節點 瀏覽2632次
在類內部可定義成員變量和方法,且在類內部也可以定義另一個類。如果在類 Outer 的內部再定義一個類 Inner,此時類 Inner 就稱為內部類(或稱為嵌套類),而類 Outer 則稱為外部類(或稱為宿主類)。
內部類可以很好地實現隱藏,一般的非內部類是不允許有 private 與 protected 權限的,但內部類可以。內部類擁有外部類的所有元素的訪問權限。
內部類可以分為:實例內部類、靜態內部類和成員內部類,每種內部類都有它特定的一些特點,本節先詳細介紹一些和內部類相關的知識。
在類 A 中定義類 B,那么類 B 就是內部類,也稱為嵌套類,相對而言,類 A 就是外部類。如果有多層嵌套,例如類 A 中有內部類 B,而類 B 中還有內部類 C,那么通常將最外層的類稱為頂層類(或者頂級類)。
內部類也可以分為多種形式,與變量非常類似,如圖 1 所示。
圖 1 內部類的分類
內部類的特點如下:
內部類仍然是一個獨立的類,在編譯之后內部類會被編譯成獨立的.class文件,但是前面冠以外部類的類名和$符號。
內部類不能用普通的方式訪問。內部類是外部類的一個成員,因此內部類可以自由地訪問外部類的成員變量,無論是否為 private 的。
內部類聲明成靜態的,就不能隨便訪問外部類的成員變量,仍然是只能訪問外部類的靜態成員變量。
【例1】內部類的使用方法非常簡單,例如下面的代碼演示了內部類最簡單的應用。
有關內部類的說明有如下幾點。
外部類只有兩種訪問級別:public 和默認;內部類則有 4 種訪問級別:public、protected、 private 和默認。
在外部類中可以直接通過內部類的類名訪問內部類。
在外部類以外的其他類中則需要通過內部類的完整類名訪問內部類。
內部類與外部類不能重名。
提示:內部類的很多訪問規則可以參考變量和方法。另外使用內部類可以使程序結構變得緊湊,但是卻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 Java 面向對象的思想。
以上就是動力節點Java培訓機構小編介紹的“Java培訓教程:Java什么是內部類”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有疑問,請在線咨詢,有專業老師隨時為你服務。
相關文章
0基礎 0學費 15天面授
有基礎 直達就業
業余時間 高薪轉行
工作1~3年,加薪神器
工作3~5年,晉升架構
提交申請后,顧問老師會電話與您溝通安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