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11-06 10:12:12 來源:動力節點 瀏覽2204次
選擇排序:就是對給定的數組數據進行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好,而內思路則是比如講第一個元素和后面所有元素進行對比,然后將最大或最小的和頭角標兌換位置,然后再用第二個元素和剩下的依次對比,然后再兌換位置,如此循環。所以在這種選擇排序,咱們需要用到嵌套循環和判斷語句。
具體java數組選擇排序案例例題如下:
對給定數組進行排序
{6,7,3,8,4,1}
排序的次數:比如第一次5次,【第一次排序對比次數=數組長度arr.length-1】。第二次4次……大圈套小圈原理(嵌套循環)
*****
****
***
**
*
如圖所示
因為操作的是同一個數組,所以函數塊類型為void
從代碼和編譯結果可以看出,內循環結束一次,最值出現在頭角標位置上
這是一個嵌套式的內存循環
所以第一層for循環中
x表示數組角標,x=0;從第一角標開始
x<arr.length表示最后一個角標,然而我們對比的話,最后一個角標都是和前面對比過的,所以這里可以直接最后一個角標不用對比所以,可以arr.length-1
而內循環for則表示使數組前一角標和后一角標對比x+1
然后在內內循環里面在嵌套一個if判斷流程語句,使用咱們之前學習過的變量數據換位置的方式,采用臨時變量對最值進行換位置。
在函數功能塊定義完成后,咱們為了驗證代碼和思路的正確性,再定義一個可以復用的函數功能塊,來遍歷數組。這個函數遍歷功能塊即可以對還沒有排序的數組進行遍歷打印,又可以對調用了排序函數功能快的數組進行遍歷打印。
下面咱們再來了解下: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在咱們面試中比較常見哦~~~哈哈哈
冒泡排序:相鄰的兩個元素進行比較,如果符合條件換位。和選擇排序的道理類型,只不過,選擇排序的最值從左邊開始而冒泡排序的最值從右邊開始
冒泡排序和選擇排序一樣,每一次循環比較都比數組元素長度少1.arr.length-1
冒泡排序例題案例如下圖:
排序其實就是算法,基本上各種排序的基本原理差不多,只不過是比較的干事有區別,所以就涉及到效率的問題。
排序有有N多種,比如果插入啊,插入啊咱們沒有必要一一去了解,講一兩個,主要是熟悉這里面的一些原理,了解這些算法得到原理就可以了。
特別注意,排序中最快的方法是希爾排序;
希爾排序是三層循環加上位運算來排的序。這是最快的,最有效率的,但是我們一般不需要去使用它和了解他,但是你要覺著想了解更多可以多多了解下哦,畢竟多學無害嘛,或許有一天進階到需要用到呢,是吧~~哈哈,總是希望你比我更強吧,程序”猿”
上面的例題中涉及到選擇排序和冒泡排序,其實咱們可以有N多種解題的思路,而這里咱們只選擇了一種,跟多的,有興趣嗎?點擊評論區,發表你的思路,和志同道合的java前進的朋友一起分享吧~~^^
在后面如果代碼和數據比較多的時候咱們就該考慮性能和效率問題了,咱們今天分享的是比較低的,唯一的好處就是代碼好記丫;
為什么說性能低呢?
因為:每一次符合條件,咱們都會在數組當中對數組元素的位置的置換而堆內存中換位置比較消耗資源,但這消耗的資源也不是特別的大;如果說他們需要換位置的話我們先不置換他們的位置?我們將他們需要換位置的角標和元素在棧內存中定義兩個變量先記錄下來,當我們先對比完后,我們取最終需要換位置的值,并把它記錄下來;
簡而言之,就是在堆內存中頻繁的換位置,轉移到占內存當中。
但是太深的咱們也不用記得,因為java語言就拍咱們不會排序,所以java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功能improtjava.util.*這個功能在咱們真實開發中應用
既然java有這個排序功能,咱們為什么還要去理會什么冒泡啊選擇排序什么的?理解這些可以明白排序的一些算法,而且咱們既然是從程序“猿”出發,有些東西咱們還是要理解并且會的,你說是不?!哈哈~~~
真實開發要求的效率和便捷,所以一般咱們會使用java內置的。
以上就是動力節點java學院小編介紹的“Java零基礎入門教程:選擇排序冒泡排序和java內置排序”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有疑問,請在線咨詢,有專業老師隨時為你服務。
0基礎 0學費 15天面授
有基礎 直達就業
業余時間 高薪轉行
工作1~3年,加薪神器
工作3~5年,晉升架構
提交申請后,顧問老師會電話與您溝通安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