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11-24 10:42:34 來源:動力節點 瀏覽1553次
當您在 Java 中聲明一個新字符串時,幕后會發生一些有趣的事情。這是一個基本的字符串聲明。我們創建一個名為employee的新字符串變量并為其賦值,如您在代碼中所見:
String employee = "Edgar Allen Poe" ;
Java 不僅會創建變量employee,還會在內存中為文字值“Edgar Allen Poe”分配空間。內存中的這個區域稱為字符串常量池。它就像一個可供程序其他部分使用的字符串值池。
現在,如果您創建了另一個變量,比如employee2,并且還給它賦值“Edgar Allen Poe”,Java 將簡單地重新使用池中已有的值。
您會注意到字符串常量池位于一段稱為堆的內存中。這是內存的一部分,用于運行時操作,處理類和對象。把一堆想象成一塊花園土壤,當你種植花園時,你可以很容易地從中取出泥土和植物。Java 將這些新對象放在那里。如果你再創建一百個對象,Java 將在堆頂上再創建一百個文字。
1. 直接使用雙引號聲明出來的String對象
String employee3 = new String ( "Edgar Allen Poe" );
創建過程:JVM會使用常量池來管理字符串直接量。在執行這句話時,JVM會先檢查常量池中是否已經存有"abc",若沒有則將"abc"存入常量池,否則就復用常量池中已有的"abc",將其引用賦值給變量a。
2. 使用new方法創建出來的String對象
可以使用String提供的intern方法。
String s2 = new String("abc");
在執行這句話時,JVM會先使用常量池來管理字符串直接量,String 先使用 intern 方法會從字符串常量池中查詢當前字符串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就會將當前字符串放入常量池中,即將"abc"存入常量池。然后再創建一個新
的String對象,這個對象會被保存在堆內存中。并且,堆中對象的數據會指向常量池中的直接量。
例如下面代碼進行對abc常量進行檢測是否存在的測試:
String s1="abc";
String s2 = new String("abc");
System.out.println(s2.intern());
運行如下代碼: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class void main(String[] args){
String s1 = "abc";
String s2 = "abc";
System.out.println("s1="+s1);//abc
System.out.println(s1 == s2);//true
System.out.println("=================");
char[] charArray = {'a','b','c'};
String s3 = new String(charArray);
System.out.println("s3="+s3);//abc
System.out.println(s1 == s3);//false
System.out.println("=================");
String s4 = new String("abc");
System.out.println("s4="+s4);//abc
System.out.println(s1==s4);
System.out.println("=================");
? }
}
運行結果如下:
雖然兩個輸出兩個字符串的結果相同,都為abc,但比較兩者時則不同,這是因為比較的規則為:
引用類型比較時,比較的是其地址值;
基本數據類型比較的是其數據值。
采用直接創建String類型對象的方法創建對象時,JVM首先會去字符串常量池中查找是否存在"abc" 這個對象,如果不存在,則在字符串常量池中創建”abc“這個對象,然后將池中”abc“對象的引用地址返回給對象s1,這樣s1的地址就在常量池中;
如果存在,則不創建任何對象,直接將存在的“abc”的地址返回給對象s2。這就是為什么s1等于s2的原因。
而通過new方法創建的String對象,其創建的字符串是放在堆當中的,將堆當中的字符串地址返回賦值給s3,s1和s3的存放地址不相同,一個在字符串常量池中,一個在堆當中,字符串常量池外,因此返回的值是false。s4同樣如此。
0基礎 0學費 15天面授
有基礎 直達就業
業余時間 高薪轉行
工作1~3年,加薪神器
工作3~5年,晉升架構
提交申請后,顧問老師會電話與您溝通安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