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4-21 14:29:20 來源:動力節點 瀏覽523次
Java代理模式是一種常見的設計模式,它允許一個對象(代理對象)來代表另一個對象(真實對象)進行訪問,從而可以在不改變真實對象的情況下增強或控制其行為。
代理模式的結構通常包括三個角色:
抽象角色(Subject):定義真實對象和代理對象的共同接口,也就是代理對象所需要實現的接口。
真實角色(RealSubject):定義真實對象所具有的功能,也就是代理對象所要代表的對象。
代理角色(Proxy):代理對象,通常在客戶端調用真實對象之前或之后,會執行一些附加的操作,對真實對象進行控制或增強。
Java中代理模式的實現有兩種方式:
靜態代理:在編譯時就已經確定了代理類和真實類的關系。靜態代理通常需要為每一個真實對象創建一個代理對象,因此當真實對象比較多時,會導致代碼冗余。
舉個例子,假設我們需要為一個商品提供銷售服務,并記錄銷售信息。我們可以先定義一個銷售接口 SalesService,再定義一個真實銷售對象 RealSalesService,最后定義一個代理銷售對象 ProxySalesService,代碼如下:
在上面的例子中,RealSalesService 是真實的銷售對象,ProxySalesService 是代理銷售對象。當我們需要銷售商品時,可以通過 ProxySalesService 來完成銷售操作,同時 ProxySalesService 還會在銷售之前和之后輸出一些信息。
動態代理:在運行時根據需要動態地創建代理類。相對于靜態代理,動態代理更加靈活,可以減少代碼冗余,但也需要更多的開發工作。Java中提供了兩種動態代理的方式:JDK動態代理和CGLIB動態代理。
相關閱讀
0基礎 0學費 15天面授
有基礎 直達就業
業余時間 高薪轉行
工作1~3年,加薪神器
工作3~5年,晉升架構
提交申請后,顧問老師會電話與您溝通安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