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11-06 14:10:55 來源:動力節點 瀏覽2399次
魯迅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IT培訓原本也不那么火,來的人多了,也就火了。
常規理解上我們所說的“教育”,指的是掌握一般性原理與技巧的過程;而我們所說的“培訓”,更像是一種集訓,一種學會某種特定技能的過程。
從結果定位來看,IT培訓機構屬于職業教育,更注重實操,上課模式更像公司上班,所以培訓出來的學員大多和半個職業人差不多,進入公司就可以立即參與項目研發。
大學注重的是理論,是基礎、是原理,周期長見效慢,更關注學生的長期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但也不得不承認很大部分學生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實操能力相對較弱,一般入職后很難在短時間里進入工作狀態。
這也是為什么有些企業寧愿招培訓生也不愿意招應屆生的原因之一。
另外從實用角度來說,大學確實不如IT培訓,畢竟大學進行的是素質教育,IT培訓進行的是技能培訓,拿一個專門做技能培訓的和做素質教育的大學去比技能本就不合理,所以完全沒必要在兩者間分個高低好壞。
曾經看到一句話:盡管都是培養程序員,但是IT培訓機構培養的是碼農,大學培養的是IT從業者。兩者之間的區別無非就是一個偏向實用,另一個更偏向潛力。擔對于轉行者而言,參加培訓的目的就是為了技能速成,早日工作。
從學習過程來講,大學教育和IT培訓也像是走大路和走小路的區別。走大路花費的時間更長,但卻更平坦、更安全,不容易迷失方向;走小路花的時間雖短,但路程比較崎嶇,不時地伴隨著一些未知危險。
大學4年的教育就像走在大路上,路上有很多人,也有很多選擇,有些人在中途掉了隊,有些人走去了不同的方向。但一到最后的結束點(畢業時刻),這兩類人基本上會做兩種選擇,要么沿著大路走過去,無非就是需要花費更多時間,有沒有效果誰也不知道;要么就是重新選擇,進入另外一個領域。
基于以上兩種情況,“培訓”這條小路就被開辟出來,通過小路讓一部分人走到想去的那條大路上。
培訓就是通過走捷徑快速的進入一個行業,它帶來的不好影響就是根基不穩,通過快速高效的培訓節省了時間,但是很多東西也有缺失,而這些都是一個通過培訓的學員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補上的。畢竟工作如走大道,不能夠再像走捷徑一樣追求快和便捷,一步一個腳印的前進才是良性發展的最好狀態。
以上就是動力節點java學院小編介紹的“在校學習與IT培訓有什么區別?”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有疑問,請在線咨詢,有專業老師隨時為你服務。
相關推薦
相關閱讀
0基礎 0學費 15天面授
有基礎 直達就業
業余時間 高薪轉行
工作1~3年,加薪神器
工作3~5年,晉升架構
提交申請后,顧問老師會電話與您溝通安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