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2-25 17:30:32 來源:動力節點 瀏覽2121次
ORACLE數據庫系統是美國ORACLE公司(甲骨文)提供的以分布式數據庫為核心的一組軟件產品,是目前最流行的客戶/服務器(CLIENT/SERVER)或B/S體系結構的數據庫之一。ORACLE數據庫作為一個通用的數據庫系統,它具有完整的數據管理功能;作為一個關系數據庫,它是一個完備關系的產品;作為分布式數據庫它實現了分布式處理功能。為了更好地讓我們認識Oracle數據庫,本文我們就來簡單聊一聊Oracle數據庫發展史。
20世紀約70年代 一間名為Ampex的軟件公司,正為中央情報局設計一套名叫Oracle的數據庫,埃里森是程序員之一。1970年的6月,IBM公司的研究員埃德加·考特(Edgar Frank Codd)在Communications of ACM上發表了那篇著名的《大型共享數據庫數據的關系模型》(A Relational Model of Data for Large Shared Data Banks)的論文。這是數據庫發展史上的一個轉折,從這篇論文開始,拉開了關系型數據庫軟件革命的序幕。
當拉里·埃利森偶然看到有關關系型數據庫工作原型的一段描述時,他發現了一個其他公司錯失的機遇。當時,尚未有企業致力于商業化這一技術。埃利森和他的共同創始人Bob Miner和Ed Oates認識到在關系型數據庫模型方面存在極其巨大的商業潛力–但是他們當時可能還沒有意識到,他們將永遠地改變商業計算的形態。
1977年埃里森與同事Robert Miner創立“軟件開發實驗室”(Software Development Labs),當時IBM發表“關系數據庫”的論文,很快他們就弄出來一個不太像樣的產品,或者具體的說,更像一個Demo。根據Ellison和Miner他們在前一家公司從事的一個由中央情報局投資的項目代碼,他們把這個產品命名為ORACLE。1979年,SDL更名為關系軟件有限公司(Relational Software,Inc.,RSI),畢竟“軟件開發實驗室”不太像一個大公司的名字。 1983年,為了突出公司的核心產品,RSI再次更名為ORACLE。
這個初創公司 - RSI,在1979年的夏季發布了可用于DEC公司的PDP-11計算機上的商用ORACLE產品,這個數據庫產品整合了比較完整的SQL實現,其中包括子查詢、連接及其他特性。但不得不說,軟件不是很穩定,并缺少事務處理這樣的重要功能。出于市場策略,公司宣稱這是該產品的第二版,但卻是實際上的第一版。之所以被命名為第2版而不是第1版,是因為Ellison認為潛在的客戶更愿意購買第2個版本,而不是初始版本。
1983年3月,RSI發布了ORACLE第三版。Miner和Scott歷盡艱辛用C語言重新寫就這一版本。要知道,C語言當時推出不久,用它來寫ORACLE軟件也是具有一定的風險的,但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很快就證明了這樣做是多么的正確,C編譯器便宜而又有效。從現在起,ORACLE產品有了一個關鍵的特性:可移植性。ORACLE第3版還推出了SQL語句和事務處理的“原子性”――SQL語句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敗,事務處理要么全部提交,要么全部回滾。ORACLE第3版還引入了非阻塞查詢,使用存在"before image file"中的數據來查詢和回滾事務,從而避免了讀鎖定(readlock)的使用(雖然通過使用表級鎖定限制了它的吞吐量)。同樣是1983年,IBM發布了姍姍來遲的Database 2 (DB2),但只可在MVS上使用。不管怎么說,ORACLE已經占取了先機。
如今,在數據庫行業里,大數據(big data)算是個重點詞匯了。但在過去的30年里,毋庸置疑,RDMBS(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是絕對的王道。作為關系型數據庫的帶頭人,拉里埃里森(Lawrence Josehp Ellison)會長名列世界富人排行榜,并且,作為關系型數據庫的領軍產品,Oracle也一直在市場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了解Oracle數據庫發展史也只是我們學習Oracle的第一步,當然也是必要的一步,只有了解了Oracle數據庫發展史才能夠更深入的理解Oracle,學好oracle。在本站的Oracle教程中對Oracle的各個知識點都有很詳細的講解,想要學習的小伙伴趕快行動,觀看本站的Oracle教程,多掌握一種數據庫指日可待!
0基礎 0學費 15天面授
有基礎 直達就業
業余時間 高薪轉行
工作1~3年,加薪神器
工作3~5年,晉升架構
提交申請后,顧問老師會電話與您溝通安排學習